伴随我国教育、医疗及科研领域的蓬勃发展,实验室建设日益成为焦点,众多机构均将实验室建设纳入规划。鉴于实验室的特殊性,其装修标准远超常规空间,尤其需重视安全要素。本文特此梳理实验室装修步骤与核心准则。
实验室装修步骤:
在启动建设前,需明确实验室的定位与规划,具体涵盖以下筹备环节:
选定实验室场地;
绘制场地基础平面图;
规划实验室内各功能区域;
编制各功能区设备清单;
统计各房间用电量及配套水、电、气、排风等设施;
确定实验室人员配置。
完成上述准备后,需聘请专业团队进行建设。鉴于设计施工的专业性,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实验室建设公司,普通装修公司难以胜任。具体步骤包括:
实验室测量与规划;
实验室设计;
实验室施工;
实验室家具安装;
实验室验收;
实验室环境评估;
实验室认证(仅针对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
上述步骤为实验室建设的核心流程,遵循此流程可确保实验室建设顺利推进。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高校,均可参考此流程进行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装修核心准则:
材料选择:需具备优良的防火性能,隔断与顶棚亦需选用耐火材料。地面常采用水磨石,确保实验室采光充足,大门向外开启,设置防火安全通道,以便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
废气处理:实验室实验过程中常产生有害或可燃气体,装修时需考虑通风设计,及时排出有毒与可燃气体。
供水系统:确保实验室供水压力充足,以维持设备正常运行。总阀门需明显标注,排水系统应选用耐酸碱材料,地面需合理设计地漏位置。
用电分配:实验室用电需分为照明与设备用电两类,照明用电宜选用荧光灯。对于需24小时供电的设备(如冰箱),应单独供电;其他设备则由总开关控制。此外,烤箱、高温炉等电热设备需配备专用电源插座与熔断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