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作为医疗机构进行临床、教学以及科研活动的关键场所,其分类基于不同的目标、功能以及服务对象,从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内容和特性。从运营模式和经济归属的角度来看,医学实验室可以细分为:公立医疗机构医学实验室(即临床实验室)、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以及科研教学实验室。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和科研教学医学实验室在整体结构中的占比正逐步增加。
备注:在各类实验室中,公立医疗机构实验室占比77%,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占比7%,而科研教学实验室则占据16%的比例。
对于一级医院而言,其医学实验室的独立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00㎡。实验室通常配备更衣室、临检生化室以及HIV筛查实验室(可选)。实验室的设计需确保相对独立性,通过带有自动锁闭功能的隔离门与公共区域分隔,并配备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进入的防护措施。
二级甲等医院的医学实验室,其独立使用面积应超过1500㎡,而二级乙等医院则应不少于1000㎡。实验室的布局需严格遵循三区三流的原则,确保各区域和流程不交叉。实验室同样需通过带有自动锁闭功能的隔离门与公共区域分隔,并配备相应的防护措施。三区具体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二级医院的实验室功能区域包括急诊检验室、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室、HIV筛查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PCR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可选)、消洗室、冷库、库房以及卫生间。
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学实验室,其独立使用面积应在2000-3000㎡之间,而三级乙等医院则应在1500-2000㎡之间。实验室的布局同样需遵循三区三流的原则,确保各区域和流程不重叠。三区划分与二级医院相同,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实验室同样需通过带有自动锁闭功能的隔离门与公共区域分隔,并配备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级医院的医学实验室科室设置包括急诊检验室、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室、痰检实验室、流式细胞仪室、微量元素室、HIV筛查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PCR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消洗室、冷库、库房以及卫生间。
返回列表